2022年12月1日,一只猴子凭借“意念”,在屏幕上打出了完整的句子:
"please join us for show and tell."
不仅如此,这只神奇的猴子还会“说”:"can I please have snakes?"(我能来点零食吗),并以此取食。
这就是马斯克旗下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一年前的研究成果,让一只猴子通过光标输入字母,完成一系列行动,甚至与人类交流。
而今年,马斯克带来了更重磅的消息——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已经成功完成,自愿受试者已经植入脑机接口,目前情况良好,证明了神经元尖峰检测非常有前景。
世界上第一个“赛博朋克人”,出现了!
夸张点讲,这就好比原始人掌握了钻木取火,古人发明了甲骨文,甚至有望比肩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……
而马斯克要在今年带来的震撼,远不止脑机接口!
大家好,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。
我们就从马斯克丢下的这颗重磅炸弹开始谈谈,未来的智能和科技究竟会何去何从,又会对汽车圈产生什么深远影响?
01. 脑机接口:
解锁生命进化的神奇密码?
相信大家已经听说过脑机接口的一万种可能了,从“意念控制”到“机械飞升”,从医疗到学习,似乎脑机接口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革命浪潮。
但真相的确如此吗?这就要从脑机接口的核心原理说起了。
生命之所以成为一种科学,是因为任何生物体的运作原理,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。比如血液之所以能运输营养,是因为通过细胞膜内外浓度差。
而神经系统作为调控机体的核心,它最关键的原理只有一个——电信号。
没错,人脑其实和现阶段的智能电动车有着类似的“运作模式”。
神经元之间通过生产一种名为神经递质的物质来传递电信号,最终把指令传达出去。
虽说这些电信号存在着天差地别,人脑也有着精细的区域划分,不同分区支持不同的功能,但相同目的下“特定工作区域”的电信号基本一致。
如果能通过植入电极进行人为捕捉,并标记其“目的”,那么下一次再捕捉到相同信号,电脑程序就能顺利“破译”。再输出成机械能够识别的不同动作模式,接下来就可以交给人类擅长的机械控制领域了。
这,就是所谓“意念控制”的基本原理。
(脑内适合植入电极的区域分布图)
而这些,需要两个极为关键的前提:
第一,捕捉到脑电信号;第二,破译该信号的目的。
前者,需要人类科技突破到微米级别,因为一颗神经元就只有5~150μm,越是精细的动作、思维,就越需要精准捕捉。
后者需要脑科学、生物科学甚至AI智能科技的进步,和大量时间的实验。
目前,马斯克的成绩如何呢?
首先,Neuralink推出了一款名为N1的植入电极,硬币大小的它,拥有64根线束共具备1024个可收集信号的电极,并且具备蓝牙链接等功能。
通过专用的激光开颅手术机器人,只要15分钟,就能这枚电极将精准地安放在脑内。
最有趣的是,这可以实现特斯拉目前都没能实现的无线充电。
不过由于马斯克声称目前Neuralink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盲人恢复视觉,以及帮助因脊髓灰质炎或肌肉疾病无法行动的人,恢复行动力,并且能通过蓝牙进行控制。
所以这个小电极的“安装”位置,大概也是因人因病而异、并且相对固定的。
也就是说,目前Neuralink的目标止步于“安全稳定地安装”,如果能实现一些基础动作,就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。
但如果目标是这样的话,早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,瘫痪的青年就曾经利用“意念”控制机械骨骼站起来,并且踢出了第一脚球;
1996年上市的人工智能耳蜗,也已经能够将声波处理成相应电信号,直接触及听觉神经,帮助耳蜗受损的人士恢复听力。
难道这次狂欢错了?
其实不然,Neuralink最大的突破有两点:
第一,这是人类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。
目前主流的脑机接口有三种,在医院做检查时的那种头戴设备附着在头皮上,属于非侵入式。但除非有技术突破,否则极易受颅骨和神经元的干扰,基本停留在特定场景下的意料测试。
而脑机接口植入颅腔内、大脑皮层之外形成皮层电图的,则是属于半侵入式。这种方式信号会更强一点,免疫反应的概率也会比侵入式的低不少,是比较折衷的方案。
只不过,这二者都有所谓的“致命缺陷”——只能单向“读取”大脑信号,却不能向大脑输送信号。哪怕发展到最后,也无法实现“被动学习”、甚至“生物进化”、“机械永生”这些高端操作。
所以第三种直接植入到大脑皮层内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侵入式,就成了风险最高、信号也最为精准的方案。
理想情况下,这几乎可以捕捉到所有单个神经元的电信号,并且可以“双向回传”。
可以说,这是实现脑机接口的满分答卷。
但对人脑开颅风险、道德、工程道德的种种问题,实在太多太多。所以直到2023年5月,Neuralink才获得联邦政府的人体实验批准。
而这一步的成功,意味着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成熟,让一切成为可能。
说2024年是脑机接口元年,也不为过。
而第二个最大的突破,就是那台15分钟完成植入手术的机器人R1。
而这当中,藏着马斯克“未来版图”成功的真相。
02. 马斯克“未来版图”:
成功的真相,都藏在这里
对于现代医学来说,手术机器人其实并不稀奇。
1495年,大名鼎鼎的达芬奇在他的记事本上,画出了一个拥有3、4条手臂的仿人型机械,其中一只手拿着内窥镜,而其他的手握着手术刀。
后来,人类将这款机械臂发明出来,并命名为“达芬奇机械臂”。
这种机械臂可以除掉人手的自然颤动、提供20倍于人眼的精度视力,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答案,那就是它可以完成人类无法进行的精细操作。
目前,达芬奇机械臂已经在很多大城市进行普及,虽然仍需要专业医师操控手术,但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进程,AI问诊、AI手术迟早会成为现实,大多数的医疗问题都可以通过机械解决。
而这些机器人的出现和马斯克的手术机器人R1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那就是“流程化”。
也就是说,在脑机接口彻底实现前,马斯克已经把如何“规模化”、“普及”、甚至连手术设备如何“量产”,估计都已经排入档期。
这或许就是商人创业和科学家创业的最大不同之处了。
科学家,或许大概率会追求最先进、最前沿的科技水平。哪怕只是在实验室阶段,也要冲击科技的巅峰和极限。
但商人追求的,一定是可以“普及”、“规模化生产”的商业路线。
而马斯克制定的方向路线,让脑机接口只需要获得许可,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大量“用户数据”,进行更快的迭代。
发现没,这就是特斯拉当初跑通了的“成功路线”!
通过动力电池、智能化技术的突破,迅速打造一款可行的、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性的产品,再迅速打通量产制造环节,下线生产普及。
当别人还在纠结实验室数据时,已经有大量的特斯拉跑在高速公路上,帮助FSD进行产品迭代。哪怕自动驾驶可能存在道德风险,也在所不惜。
Space X的“回收火箭”创意在拿到美国航天局NASA技术支持后,才进行技术攻关和突破;太阳城solar star,则是在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出现突破后才开始创新性发展。
Neuralink也不例外——还记得侵入式脑机接口最大的技术难题是什么吗?
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将上亿晶体管集中到几纳米的芯片上,但是这东西注入脑中,对人体的风险还是个未知数。
也就是说,如果有一种材料,可以在几微米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“生物兼容性”、又不会刺激身体形成排异反应,就是侵入式脑机接口的“大救星”。
2015年6月,它出现在了《自然·纳米科技》上。
这是一种新型聚合物,不仅可导电,还具有几微米的网状线结构可以和细胞“和平相处”,甚至可以通过针孔直接注入到体内,简直是天选之子。
而2016年7月,马斯克就迅速注册成立了Neuralink。
显然,马斯克抓住了这项技术突破的机会,迅速推进脑机接口。
这一次,脑机接口很可能会和当年特斯拉掀起“新能源汽车革命”一样,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,开启一番新天地!
03. 汽车智能化的新方向
最后,我们还是得聊聊脑机接口,究竟能干什么。
相信你们已经听说过无限可能了,但其实本质上,脑机接口只会做三种事:治疗、升级、和生命进化。
第一种,治疗。
这也是人类研究脑机接口的初衷,不论是肢体残疾、精神性疾病,甚至是抑郁症、自闭症、乃至情绪性问题,都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改变脑内分泌激素,进行治疗。
让人类更快乐、更健康。
第二种,就是升级。这里其实已经脱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,转而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。
比如更强的感知力、深度学习能力、甚至是直接把知识被动输入到脑内,帮助每一个人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,实现“智慧平等”。
有生之年,真能见到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!
甚至可以像三体人一样,不需要开口,直接通过意识交流。
而且这样的意识交流,我们也将拥有三体人的天赋技能“不会说谎”。毕竟意识形成只在一念之间,短时间内,人类估计进化不出意念说谎的本领。
骗子估计也没想到,有一天自己竟然是这么被迫失业的吧?
而在这种升级中,你可能已经意识到,新能源汽车在这场变革中的定位。
2021年时,王传福就曾说出那句引领大半个发展进程的观点——“汽车工业大变革,上半场是电动化,下半场是智能化”。
而在这场变革中,智能汽车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成为手机一样的“人体智能外设”。
所以曾经手机上指纹解锁、面部解锁的功能,纷纷下放到车机。
并且智能车机的算力争锋从未停止,从四个轮子扛沙发,变成四个轮子抗电脑,甚至是没有轮子的“飞天电脑”。
所以在脑机接口进行技术突破的关键阶段,蓝牙连接的设备中,除了机械臂、手机、电脑外,智能汽车也会成为其中一环。
或许有一天,意念驾驶抢先于自动驾驶,成为现实。
至于第三种,生命进化,或许有些像是不切实际的终极幻想。
因为不管是《黑客帝国》中通过集体上传意识、让人类活在虚拟世界里,还是赛博朋克机械人、甚至半智能人,形成新的人类进化路径,乃至机械永生,都太过遥远。
我们当下能看到的,其实还是一种美好的信仰,和人类发展前行的多种方向。
但不论如何,马斯克这种风格的“践行者”多一些,总归是给了我们很多新的选择。
人类的未来,写在无尽的未知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