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吴祖光,是民国剧作家,也是评剧皇后新凤霞的丈夫。但我今天想聊聊我的两个儿子,最近,因为我生前写的《吴祖光自述》里的两篇分别写长子、次子的文,很多人质疑我“偏心”,说我对两个儿子区别对待。
平心而论,多子女家庭的父母,极少会有一碗水端平的现象。在我看来,“一碗水”端平本身就是错误的理念。所以,在我有生之年,我从未想过“一碗水端平”的事。
我在自述里,提及大儿子吴钢时更多的是褒奖,而对小儿子吴欢则多是训斥,写小儿那篇文,我的标题就是《训子篇》。也因为我对两个儿态度完全相反,很多人质疑我:偏袒大儿子,而对小儿子没那么好。
说实话:这是没有的事。而且,若真的要论“偏袒”,我对小儿才更像“偏袒”,毕竟,因为他打小没让我省心过,我和凤霞的注意力、时间精力,放在他身上最多。
付出越多越爱,这个道理你们应当是懂的。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区分爱的多少,我对小儿的爱明显多得多。
的确,我夸钢儿多,骂欢欢却是家常便饭。只要他在,我一天不骂他都难。毕竟,我这小儿实在是太多毛病了,他在我眼里的毛病,我在《训子篇》里强调过了:丢三落四、不负责任、不顾一切、目中无人。
从小到大,我对他的要求都只有一个,就是我在文里说的:希望欢欢福至心灵,能够生活自理,别再让爸爸妈妈着急操心了。
我在《训子篇》里,把他从小到大干过的“混事”全说给你们听了,我当时写这篇,一来当然是为了发泄我这么多年的情绪,二来是想我儿看到这篇文章以后能够“改过自新”。
从他后来的种种表现来看,他应该是没有“改过自新”的。
这不,我又开始数落欢欢了。欢欢如今是画家、书法家,也算是独当一面的人物,我这般数落他,似乎有点不合适。好在,我是他老子,他又极其孝顺,所以,我说啥,他都不会有意见。
欢欢心大,当年,我把《训子篇》写完递给他,他一开始看还笑,看着看着就笑不出来了。看完后,我问他是否同意发表,毕竟上头全是骂他的话,发表了对他肯定不利。可他却说:“呵,惊心动魄……爸爸,发表也行,既然有典型意义,会有助于我改变作风!”
欢欢口里的“典型意义”,是多数孩子都是他这副模样。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,好些朋友家的孩子都有欢欢身上的毛病,你们现在生活的年代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我们最头疼的是欢欢,可讲真,给予我们最多帮助和支持的,一直是他,他是为我们付出最多的,就连我们死后,他也一直在为我们做各种宣传,生怕世人把我们忘了,我虽觉他做的这些没有太大必要,却也很感激。
人们都说,家里最终孝顺父母的,多半是家里出息不太大的那个,跟钢儿、霜儿(女儿)比,他在“正事”上的确弱一些,但我们年老、遭难时,一直留在身边照顾我们的,不正是他吗?
当年,我凤霞瘫痪,我们又住在高层,我年纪也大了,她上下楼很不方便。关键时刻,是他回到北京担起了照顾凤霞的重任。他有劲啊,能轻易把凤霞背起来……
凤霞活着的时候,但凡出去开会、看戏,以及一切出门活动,全是他背着。你们看,欢欢成天说吴家的事,说我们老两口的事,可这些事,他从不说,他就是这样的。
后来,妈妈长胖了,分量越来越重,他背起来应该很费劲了,可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,这么多年,他肯定也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可为了让我们安心,他每次背凤霞都是一口气上四楼,就算背着她走得再多再远,他也心甘情愿,他还常自豪地说自己是妈妈的“小毛驴”。
欢欢是不大表达情情爱爱的,他的性子大大咧咧,他对我们的爱,都是用行动表达。我离开人世也已经20多年了,可他却还在尽一切努力想为我们做点什么,生怕后世人忘了我们,他心里永远想着我们。
说到这里,我居然忘了,我的欢欢已经70多岁了,但他在我心里永远是个孩子,他的性格像孩子,做的事情,多半也天真。
说了这么多,只是想告诉你们:天下的父母其实真的没那么多偏心眼,当然,的确偶有例外。但多数情况下,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态度有好有坏,多是孩子性格、表现等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我确定,对待不同性格、表现的孩子,努力一碗水端平的家长,才是可怕的。多数对子女有区别对待,如我这样对长子多是褒奖,对次子多是训斥的,才是正常且智慧的父母。
拿钢儿来说,他比较“笨”,胆子小、自尊心又强,这样的孩子长期会是中规中矩的,自然也用不着打骂,还非得多表扬表扬才好。
而欢欢则特别灵,他是李满口中的“人精”,他性格大大咧咧,在很多人眼里都“没皮没脸”,闯祸是常有的事啊, 这样的孩子如果还不骂骂,那怕是要出大事了。当然,欢欢本性善良,大事也出不了,可他小时候可是偷过自行车铃铛的,他的这个表现一直让我提着一颗心,对他自然也不免严苛了些。
最后总结,我和凤霞对我们的三个孩子都爱,且每一个都是百分之百的爱。这点,我们和天下父母是一样一样的。我说完了,谢谢你们,更谢谢你们那么喜欢欢欢和我们。最后附上我们的全家福,笑得最没心没肺的那个,就是欢欢 @吴欢有欢